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

朱高正讲《近思录》:学《易经》先从《周易折中》入手

朱高正先生讲《近思录》·格物穷理第三 之一:学《易经》先从《周易折中》入手


明德讲堂腾讯儒学朱高正2016-06-23 09:58



摘要:什么叫《周易折中》?就是把历代对《周易》这部经典解释得好的,足以让我们后人来学习的,他收集了三四百家的学说,但是在这里面,用朱熹的《周易本义》摆在第一本,然后用《伊川易传》摆在第二本,然后后面取用各家的,觉得有可取的就摘录进来,最后李光地本人如果有意见的话,再把它折中出来,说这个怎么解释最好。

在前面两讲,我们是介绍《近思录》里面告诉我们“格物穷理”的一般的法则。它最重要的就是说,你一定要放宽心情,才能够让我们的“心”与“道”来相通。
这里面他也提到“格物穷理”的方法很多,其实你去读书只是一种方法而已;你去看历史,去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、对错、得失,也是在“格物穷理”;但更重要的,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,每件事情要处理得妥妥当当,这样也是在格物穷理。所以说,一个懂得“格物穷理”的人,不是只有读书的时候才在“格物穷理”。所以说,在前面两讲,我们是讲“格物穷理”的一般的法则。
但其实“格物穷理”最重要的,是要告诉我们,因为你要“穷理”,“理”在哪里?“理”就在经书里头。所以说,其实在第三卷里面,“格物穷理”最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,怎么样由经以求道,也就是你怎么样来研读经书。
读经书有读经书的方法,我们先来看这么一段。
他说:“六经浩渺,乍来难尽晓。且见得路径后,各自立得一个门庭。归而求之可矣。”这是什么意思?说六经——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这就是六经。在这儿补充一句话,《乐经》在项羽打进咸阳之后,把阿房宫给烧了,《乐经》就不见了。所以在宋朝的时候,大家基本上是以《礼记》来补《乐经》,因为在《礼记》里面有《乐记》一篇。所以说,在这里面,程夫子告诉我们“六经浩渺”,也就是儒家的经典——六经,是这么样地广泛。“乍来难尽晓”,也就是你想要去通晓六经,谈何容易?“且见得路径后,各自立得一个门庭。归而求之可矣。”这就是点出要学六经、研读六经的一个诀窍,你先要看得到路径之后,再来立一个门庭,这样你就可以进入六经的门槛了。
什么叫做要找出一个“路径”呢?我在这儿就告诉大家,六经,我们举个例来讲,像《诗经》——《诗经》,孔子说“思无邪”嘛,《诗经》主要是讲性情的,要让你的性情能够归于正,这就是《诗经》在讲的;像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就是在讲阴阳变化的道理。所以说,大家在读经书的时候,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一部经书主要是从哪一个路径下手。所谓“路径”就是指一个大的趋向,如果你把《易经》的路径弄成《春秋》了,那就完蛋了,你怎么读也读不懂。所以说,先要把经书的大趋向,先把它弄清楚。
然后再立一个门庭。什么叫立一个“门庭”?我们就以程夫子所讲的例子来讲好了。一般人都认为《易经》很难懂,那程夫子就说,所谓“立得一个门庭”,就是说要针对这一部经书,已经研究有成、有得,已经成为一个标杆了,你就以这个作基础,好好把人家已经做出来的成果作为你的基础——入道的基础。所以说,大家想想看,程夫子要我们怎么读《易经》?他讲了最有名的话,说,你要读《易经》,你既然已经知道它的门径就是在讲“阴阳、消息、盈虚、变化之道”,那你现在要立一个门庭,就是说,以前的人已经研究有得,而且大家认为至少要有这样的水平才叫进入它的门槛了,像谁?打个比方,像魏晋时代的王弼;像伊川推荐的胡瑗,就是胡安定,他写的《易传》,或者是王安石写的《易传》。他就说,你如果要学《易经》的话,就要从这三个人下手。
伊川他一辈子就留下一部作品,叫做《周易程氏传》,有时候叫《程氏易传》,也有人称它为《伊川易传》。这一部经典受谁的影响最深呢?受到王弼的影响最深。但是,伊川所写的《易传》跟王弼的《易注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,因为王弼是用老子的角度来解释《易经》,伊川是用儒家的角度来解释《易经》,这是王弼的《易注》跟伊川的《易传》最大的区别。但是王弼他反对象数,伊川基本上虽然不能说他反对象数,但是伊川是高举义理的旗帜。所以说,我们要讲义理派,就是以王弼的《易注》和伊川的《易传》这两部是经典。那我在这儿要进一步跟大家讲,他为什么让我们读胡瑗的《易传》呢?因为胡瑗就是对伊川有提携之恩。那另外,王安石是跟伊川同一个时代,而且当到宰相,而且王安石对五经都有一些新的说法。所以说,在伊川那个时代,他要他的学生,说你们如果要读《易经》的话,一定要读王弼,然后安定先生的,以及王安石的。
我在这里要跟大家提醒,我们今天站在新的历史高度,我们还要去读王弼的、读胡安定的、读王安石的吗?当然不是。我告诉大家,在过去七八百年来,要读《易经》的,一定是从这两本入手——一本就是伊川的《易传》,另外一本就是朱熹的《周易本义》。为什么?因为伊川的《易传》,它开了儒家义理派的经典之作。其实,用儒家的角度来解释《易经》,在周敦颐那里就开了先河,只不过周敦颐的书不是那么容易读。伊川,因为他纯粹是讲义理派,所以说伊川的书流布得最广。而伊川是濂溪先生的弟子,所以说,其实周敦颐贡献很大。
好,那我们再来看朱熹。朱熹作为伊川的四传弟子,他可以说是集新儒学之大成。在康熙皇帝以前,一般来讲,编《易经》的书,都是把《伊川易传》摆在前面,朱熹的《周易本义》摆在后面——合订本,这样来出的很多。但是,当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二年,要大学士李光地来编纂《周易折中》这一部书。什么叫《周易折中》?就是把历代对《周易》这部经典解释得好的,足以让我们后人来学习的,他收集了三四百家的学说,但是在这里面,用朱熹的《周易本义》摆在第一本,然后用《伊川易传》摆在第二本,然后后面取用各家的,觉得有可取的就摘录进来,最后李光地本人如果有意见的话,再把它折中出来,说这个怎么解释最好。也就是说,全引的就两本书——就是朱熹的《周易本义》,李光地说为什么把《周易本义》摆在前面?因为它是“本义”嘛,本来的意思嘛,所以把它放在前面;伊川是朱熹的四代师祖,怎么排在后面?他说,因为伊川的《易传》说理讲得详细,所以全引的就这两本书而已。后面就是两千年来各家值得引述的,他就引述在这里头。
所以说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,我们今天如果要学《易经》的话,那我在这儿就进一步跟大家讲,你就要好好地用《周易折中》这一本书作为你主要的参考书,然后再旁及各家,这样你来读,就进入《易经》的门槛了。
主讲人简介:
朱高正,1954年出生,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。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,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,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。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。博览群籍,学贯中西,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、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。著有《近思录通解》,德文著作《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》,易学专著《周易六十四卦通解》,《易经白话例题》,作品精选集《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》等。